第(2/3)页 能打开更大的销售市场,他还求之不得呢。 为什么不卖? 至于说因此而武装草原部落,让他们的力量变强,由此滋生侵犯中原,反叛朝廷的野心……朱允熥只能说,你们想太多了! 时代变了! 多了一点制作铁锅,锄头的铁器,就能借此来进犯中原的日子,一去不复返了。 大明的钢铁产量,很快将是原来的百倍,千倍! 草原部落购买的那点铁器,与工业建设所消耗的钢铁相比,完全是九牛一毛。 杨荣微微一愣,倒没有想到朱允熥回复得如此迅速,便又问道:“朝廷要做什么限制吗?比如一年多少斤?” “不必了!”朱允熥摇了摇头,道:“只要他们能拿出物资交换,付得起购买的资金,铁器有多少就供应多少。” “当然,特制的刀具和弓箭仍然要受到管制。” “可以让各部落向朝廷呈交文书报告,由有司审核后放行。” “正常的需求,都尽量满足。” “兑换的物资也不局限于战马,牛羊都可以。” 朱允熥道:“就算买回来宰了吃肉,那也不错。” “还有羊毛。” “制造局的纺织厂需要大量的羊毛,纺织毛线衣。” “草原上有多少羊毛,纺织厂就要多少。” 对于个人而言,管制刀具和弓箭有一定的意义。 但对于一个个庞大的部落而言,只要他们弄到了铁器,就有铁匠将其打造成刀具和弓箭。 对此进行严厉管制,毫无意义。 还不如利用大明的“工业化”优势,彻底垄断草原上的刀具和弓箭生产,销售。 让草原上的铁匠再也不去打铁了。 毕竟,从大明购买工业化生产的刀具和弓箭,不仅质量更好,价格也要便宜得多。 充分利用“工业化”优势,反而能轻易控制草原的刀具和弓箭。 当然,火枪火炮就不用想了。 即使现在大明制造局正在不断的更新换代,淘汰初期的火枪火炮,生产新的更先进的型号。 可原来的火枪火炮,仍能给二线军队或者是官府的衙差使用,再不行就回收销毁,不可能输送任何哪怕一丁点给草原部落。 应天府的差役,已经开始用上了火枪,不过,对火枪的管理,却是极其严格。 杨荣等人眼中,只认为战马是最重要的资源。 可朱允熥却很清楚,羊毛的重要性! 历史上,西方的工业革命,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,即所谓的“羊吃人”运动。 新航路的开辟,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隔阂,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体。 全球化进程启动,对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而言,无异于一场“及时雨”。 商品市场开拓了,生产却跟不上需求。 世界各地都能生产粮食,却没有先进的纺织机器和技术,不能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纺织品。 对于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的国家而言,羊纺织品的低成本,高利润,成为了快速致富的法门。 羊毛供应严重不足。 于是,大量的土地贵族,将原来租种自己土地的农民驱赶走,将种粮的田地变为养羊的牧场,那便是历史上著名的“羊吃人运动”。 朱允熥当然不允许大明发生这样的事情。 但是,工业化后,羊毛的需求激增,却是摆在眼前的现实。 草原上有广阔无垠的牧场。 那里能养大量的羊。 只不过,此前对羊毛的需求有限,还没有被激发。 草原上的牧民,也就不会养育太多专门产羊毛的羊。 事实上,这类羊的品种在草原不多,产量也不是很高。 盛产羊毛的羊,相关品种还要从西方引进,这也是开辟航运的重要意义。 不管怎么说,现在先将草原牧民养羊的积极性提起来。 按大明工业化的速度来看,用不了多少年,市场上对羊的需求,就会远远超过马匹。 “臣明白了!”杨荣应声道。 朝堂上无论怎么争论,最后都是朱允熥一言而定。 这就是帝王的权柄。 夏原吉又出列道:“还有一件事,是关于陛下的婚礼和登基典礼。” “臣等初步拟定腊月二十八日举办登基典礼,明年正月初六日举行大婚。” 依儒家礼制,至亲逝世后,应守孝三年。 不过,礼法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 儒家礼法也并非完全不通人情。 比如说,有一个变通的办法是举行“丧堂婚礼”。 即在至亲下葬之前,新人于灵堂前拜堂成亲。 在礼法上,这是让逝世的亲人看着自己的儿孙子女成婚,是为尽孝,而不是不孝了。 朱允熥丧父才两年多时间,孝期都未满。 之前给他安排“后宫”人选,一则是眼看着三年丧期即将结束。 二来嘛,有老朱在,只要老朱吩咐一声,三年守丧期限,仍然是可以跳过去的。 这也是儒家的礼法。 即若父母去世,但爷爷还在,守多久时间的丧,什么时候结婚,由爷爷说了算,不管时间多久,都不算“不孝”。 毕竟,礼法上,爷爷要高于父亲。 第(2/3)页